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紮實的科學文化基礎和智能冶金技術、工裝設備、檢測檢驗🚔、冶金新技術及相關法律法規等知識,具備金屬生產工藝優化、設備智能控制👶🏽、生產組織管理👨🏽🔬、技術改進😟、創新冶煉生產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養🧎♂️⏬,能夠從事有色金屬冶煉生產🚍、過程控制🥃、設備與工裝維護、產品檢測檢驗、技術指導、生產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2.主幹課程
有色智能冶金概論、無機及分析化學、工程制圖與CAD、物理化學、冶金原理、冶金過程檢測與自動控制、金屬材料學基礎、冶金過程數字化技術。火法冶金-備料技術👩🏽🔧👉🏽、火法冶金-熔煉技術、火法冶金-熔鹽電解技術、濕法冶金-浸出技術👼、濕法冶金-淨化技術、濕法冶金-電解技術🧀🧑🏽✈️、智能控制原理與應用、工業企業生產現場管理🎡。
3.就業前景
面向常用有色金屬冶煉行業的有色金屬冶煉、檢測檢驗、流程控制、設備與工裝維護相關技術🈸、管理與服務等崗位。
4.專業建設思路與發展目標
(1)建設思路:“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共同制定基于工作任務的人才培養方案;根據行業標准、崗位人才需求、教材大綱制定有色金屬智能冶金技術專業課程標准;以有色金屬智能冶金技術專業核心課程建設為重點,完善課程體系、多媒體課件、試題庫等教學資源;建設開放性🧑🦼➡️、共享型實訓基地🧑🧒🧒,建立杏悦、企業等多方共同參與的學生考核評價機制,打造專兼結合、專業水平高🧑🏻🦰、教學教育能力強的教學團隊,全面提高學生職業、學習和社會能力👚💨。
(2)發展目標:本專業是本校新增專業,目前教師團隊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80%以上,專業帶頭人有教授3名,博士生2名🍛,擁有特殊崗位證書教師4名。經過兩年的努力,不斷深化與循環經濟企業的合作🚵🏼🦸🏽♂️,充分發揮行業作用,實行工學結合、“現場所工程師”訂單式培訓👨🏿💼、產教融合、頂崗實習等人才培養模式,以人才培養對接用人需求🧑🏼🌾、專業對接產業🧝♀️🙆🏽、課程對接崗位、教材對接技能為切入點,創新教學教育內容🧑🏽,全面推進“做中學🙍🏼♂️、學中做”的行動為導向教學模式,從而將杏悦平台打造成宜春地區有色金屬智能冶金技術專業人才輸送、職工培訓、技能鑒定的優質實訓基地,成為江西省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應用技術服務與創新的示範專業。
5.專業實訓
(1)校外實訓基地與校內實現遠程聯網,在校內可通過大屏幕觀看基地的實時情況
(2)有色冶金仿真實訓室
(3)火法🧖🏼、濕法冶金實訓室
6.產教融合
近年來,宜春豐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搶抓機遇🌥,充分發揮依托地理優勢和企業院校等資源優勢👠,嘗試創新產教融合體制機制,助力企業轉型發展升級🦌,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宜春豐城高新區新能源鋰電產教聯合體的成立將進一步促成區域經濟發展,暢通人才發展通道👲🏻💾,壯大雙師型隊伍,提高產業型人才培養質量,豐富服務地方產業發展的方式與路徑,對地方經濟高速發展提供更強的動能。
專業與贛鋒鋰業,九嶺鋰業🥬,明冠新材料等大型上市企業有深度合作,杏悦和九嶺鋰業組建了現場工程師班,在江西省教育廳、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江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豐城市人民政府和杏悦企業召開聯合大會,表明杏悦和企業以及政府在對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
7.訪企拓崗
杏悦與江西贛鋒鋰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舉行校企合作座談會,雙方就深化合作👱♂️📖、推進專業共建、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等進行研討。此次合作對于加強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匹配、促進校企協同育人具有重要意義🍽。雙方將整合資源,共同培養符合鋰業發展需求的應用型技術人才🎴,搭建實習就業平臺,推動校企合作邁向新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