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16日在河南省考察調研🌪。當天下午,他首先來到位于新縣的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瞻仰革命烈士紀念堂🧘🏻。隨後,他參觀了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並看望了當地紅軍後代、烈士家屬代表🥯。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掛著河南發展🐴🤛,近年來,他多次到河南考察調研𓀇👻,還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留下許多生動故事🙆🏻♂️。
高度重視河南“三農”工作
叮囑糧食生產這個優勢😟、這張王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河南是農業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做好“三農”工作✨,對河南具有重要意義⛓,甚至對全國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2014年5月,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就特別關注“三農”工作。在尉氏縣,他走進麥田,看麥穗灌漿,問農田建設💆🏿♀️💆。看到小麥長勢喜人🎞,習近平十分欣慰💂🏻。
習近平對大家說🧖🏼♀️,河南糧食播種面積在全國是第二👩🏻💻,小麥是第一🦀,占全國小麥面積1/4🪹,把河南糧食、小麥抓在手裡📄,全國糧食豐收就有了基礎🦸🏿♂️。這是河南的貢獻、對國家糧食安全的貢獻,也是奉獻。
糧食安全、“三農”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要之基,習近平語重心長地說🫎,糧食生產這個優勢、這張王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今年3月,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同代表們共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三農”工作大計🤙🏿,又突出強調了糧食生產問題。
會上👹,習近平要求河南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立足打造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核心區,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方面有新擔當新作為。習近平說,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
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除糧食生產外,習近平還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樹牢綠色發展理念🧝🏼,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夯實鄉村治理根基🚵🏼🦸🏽♂️,用好深化改革法寶等方面提出要求,重申了鄉村振興的總目標、總方針👨🏿💼、總要求和制度保障,強調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三農”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統籌謀劃和推進👩🏿✈️。
著眼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
深入考察調研河南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河南是中部地區的重要省份。2014年,習近平兩次來到河南,考察了黃河防汛🧑🏽,物流業發展等情況,並深入裝備制造企業調研。
黃河自古以來以“善淤、善決、善徙”聞名,2500多年間下遊決口多達1590多次🫶。2014年3月17日👇🏿,習近平來到黃河蘭考東壩頭段🧑🏼🤝🧑🏼。這裡位于黃河的“豆腐腰”地段👨🏽,是黃河“最後一彎”。習近平佇立岸邊眺望🌥,詢問黃河防汛和黃河灘區群眾生產生活情況🕵🏻♂️。
2014年5月10日,在鄭州國際陸港🦌,習近平詳細了解鄭州建設物流樞紐、中歐鐵路物流中心情況✍🏿。在一輛整裝待發的中歐班列前👲🏻💾,習近平連問4個問題🧑🏽🦳🚶🏻♂️➡️:“班列前景怎麼樣?在國際貨運中會占到什麼比例⚙️🈚️?比例會擴大到多少👳🏻♂️?本省貨占多少?”習近平希望他們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多作貢獻。
來到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習近平走進一臺85米長的隧道掘進機“腹部”💂🏽♀️,邊察看邊詢問有關情況。裝備制造業是一個國家制造業的脊梁,習近平強調,中國是裝備制造業大國,但同發達國家比還有差距,實現中國夢,裝備制造業這個基礎必須打牢。裝備制造業的核心是技術創新,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核心還是技術創新,不掌握科技創新最靈魂、最根本的東西🎴,就掌握不了國家科技事業發展的命運🫳🏼。
今年5月21日,習近平在江西南昌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並作了重要講話,從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高關鍵領域自主創新能力、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承接新興產業布局和轉移🧑🏻👨👧👦、擴大高水平開放、堅持綠色發展、做好民生領域重點工作、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機制等8個方面提出要求👳🏻♂️。中部崛起,河南大有可為。
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
定點蘭考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河南蘭考因焦裕祿聞名于世🧑🏻🤝🧑🏻。對焦裕祿,習近平一直十分崇敬,視為人生榜樣😎。
2009年4月,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時,習近平曾來蘭考參觀焦裕祿事跡展💇🏻♠︎,並種下一棵泡桐🏇🏻。在幹部群眾座談會上,他把焦裕祿精神概括為“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
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將蘭考作為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聯系點🧑🏿🚒。他說,之所以選擇蘭考,是因為蘭考是焦裕祿同志生活工作的地方、焦裕祿精神發祥地👆🏻,希望通過學習焦裕祿精神💁🏽♀️,為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正能量⚈。
2014年3月和5月,習近平兩次來到蘭考📑👩🏻🎤,先後參加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縣委常委班子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強調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
習近平同大家回憶起多年前學習焦裕祿的情景時說🏄🏿:“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我當時上初中一年級🌰,政治課老師在念這篇通訊的過程中多次泣不成聲🦢。特別是念到焦裕祿同志肝癌晚期仍堅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頂著肝部,藤椅右邊被頂出一個大窟窿時,我受到深深震撼……”
“我們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祿精神的影響,是在焦裕祿事跡教育下成長的。我後來無論是上山下鄉、上大學、參軍入伍,還是做領導工作,焦裕祿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說到動情處,習近平還吟誦了自己填寫的《念奴嬌·追思焦裕祿》:魂飛萬裡🏗,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
習近平強調🧑🏻🤝🧑🏻,雖然焦裕祿離開我們50年了,但焦裕祿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祿精神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樣🈁,體現了共產黨人精神和黨的宗旨👨🏽🦳,要大力弘揚。只要我們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只要我們還是共產黨,這種精神就要傳遞下去。黨中央號召全黨繼續學習焦裕祿精神。要見賢思齊🟫,組織黨員𓀃、幹部把焦裕祿精神作為一面鏡子來好好照一照自己🧑🎓,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幹部🤖。